五台山脚的石盆村,最近邪乎事儿一桩接一桩。
好好的人说晕就晕,胸口还印朵淡粉莲花,这是神罚还是妖害?
连金吒仙师来了都皱眉头!
石盆村靠山吃山,村民要么上山采台蘑,要么帮寺庙劈柴。
半个月前,最先出事的是猎户王二柱,他早上扛着弓箭出门,晌午就被人抬了回来,脸白得像纸,胸口那朵莲花印,手一摸还温乎,咋喊都不醒。
接着是村东头的李婶,正揉着面团呢,“咚”地一声栽在面案上,胸口照样印着莲花。
村长急得满嘴燎泡,揣着两斤刚晒的台蘑,翻了四十里山路找到菩萨顶的和尚,和尚说:“这得请金吒仙师来,寻常妖物治不了。”
没过三天,金吒就挎着斩妖剑来了,一身金甲在太阳底下亮得晃眼,他蹲在王二柱床边瞅了瞅,又摸了摸那莲花印,眉头一拧:“这妖气不对,软乎乎的,倒像带着点香火味。”
展开剩余70%当晚,金吒就守在村口老槐树下。
后半夜,一阵风裹着松针飘过来,他眼疾手快,斩妖剑“唰”地劈过去,风里“哎哟”一声,掉下来片翠绿的松叶,叶尖还沾着点淡粉。
金吒追着风往山上跑,跑到半山腰的一片松树林,突然停住了。
林子里飘着层薄雾,每棵松树上都挂着朵小小的莲花印,雾气里还传来个委屈的声音:“我没害他们,我就是想让他们别砍树……”
正说着,雾气里显出个矮矮的身影,穿件松针编的衣裳,脸圆圆的,像个半大孩子,手里还攥着根断了的松枝。
金吒举着剑刚要上前,就听见身后有人喊:“吒儿,慢着!”
回头一看,文殊广法天尊拄着柳枝来了,袈裟上沾着山露。
那“松孩”一见文殊,“扑通”就跪下了,眼泪吧嗒吧嗒掉:“天尊,我不是故意的!他们最近天天来砍树,我家的老松树都被砍了三棵,我一着急,就用您教我的醒神印拦着,可我不知道,凡人受不住这灵气……”
金吒愣了,这哪是妖?分明是个松精!
文殊蹲下来,用柳枝轻轻碰了碰松孩的头:“你护树没错,但得懂法子。石盆村的人砍树,是因为前阵子菩萨顶的大雄宝殿漏雨,需要木料修屋顶,不是故意毁你的家。”
说着,他从袖里摸出个玉瓶,倒出几滴甘露,滴在松孩攥着的断枝上,断枝“噌”地就冒了新芽。
第二天,文殊带着松孩回了石盆村。
他让村民把没砍完的松树都做上记号,又教松孩用松针编篮子,让村民拿去镇上卖,比砍树赚得还多。
至于昏迷的人,文殊用柳枝蘸了点甘露,往他们胸口的莲花印上一点,没过半个时辰,王二柱就哼唧着醒了,还嘟囔:“梦里好多松树,还有个穿绿衣裳的娃,给我递了颗松籽……”
后来石盆村有了新规矩:
每年开春,村民都要去松树林里种小松树,松孩也常飘到村里,给孩子们送松针编的小蚂蚱。
金吒临走前,文殊拍了拍他的肩:“吒儿,斩妖剑能斩恶,却斩不了委屈。有时候看着像妖的,说不定是揣着颗善念的心,只是走偏了道。”
这事儿在五台山传了百十年,直到现在,石盆村的老人还会跟娃们说:“遇到怪事别慌,先瞅瞅是不是有啥误会。连仙师都有看走眼的时候,咱凡人更得学着多瞅两眼,多问两句。”(民间故事:五台山莲花印谜案!)
发布于:江苏省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